021-64666444  64666999  65393977  
上海李大伟教育

资讯中心
INFO  CENTER



大伟随笔:听医生 说人话

作者:李大伟


医生与教师都属于服务业,都是万人求的行当。

 

教师,面对的是学生,知识含量暂时比他低,所以居高临下,自我感觉良好,久而久之,口气不免高人一等,不知不觉变成圣人,引经据典是常态,常说些“说得到、做不到”的豪言壮语。比如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”,境界太高,行动难免跟不上,大言欺人、豪言欺世,有些假仁假义假惺惺,属于“语言的巨人、行动的矮子”。什么叫好为人师?板着脸,教训人,尤其面对成绩不佳者,说话有口臭!还美其名曰:“都是为你们好”。对、对、对,打你就是爱你,骂你就是喜欢你,励志语成了磨刀砖:挫人!课堂成了砧墩板,学生成了小鲜肉,老师成为刀斧手。家长会好比聚餐会,围着涮羊肉,差生的家长就是被涮的主辅料,简直就是一种炼狱。当着众人的面,指着你:别输在起跑线上!其实胜利永远立在终点线,有道是:“谁笑到最后,谁笑的最好!”。赢在起点,往往“抢跑”,好比窜红灯,被撞死的概率极高,一旦一语成谶呢?但不能反驳,因为标准答案在老师手上,学校的标准答案是分数,不是真理。在老师眼里,分数决定一切,标准答案高于真理。在学校里,只有答案,没有真理。教师就是一款日本车:霸道!

医生则相反,再不吉祥的话,也要裹一层糖衣,倘若被查出恶毛病,医生会转弯抹角地劝慰亲属:“伊想吃啥就吃啥”,听到这句话,侬就走远了,但话说得甜蜜蜜。如果告诫你:这个不能吃、哪个不能吃,说明还有救。说甜的不能吃,说明侬有糖尿病了,但还想尽办法替你找甜食替代品。医生的话,好比街头瓜摊的“一爿纸板箱”广告:“伊丽莎白(兰州玉兰瓜),缺点太甜”!医生卖的是糖精片,犯的是“美丽的错误”。

 

我吃开口饭,不幸被查出声带小结,有恶性转变的可能,赶紧挂了杨浦区中心医院钱医生的专家门诊,他板下窥视镜,窥视良久,一句话两个字:禁声,我问:会好吗?他翻上窥视镜:小结好比老茧,不工作了,茧就消了。一听就明白。

 

眼科医生在面非专业媒体上谈白内障:“眼睛晶体中的蛋白质逐渐变性聚拢在一起,形成白色云雾状蛋白块,这就是白内障,就好比透明的蛋清,高温加热后变成蛋白,这就叫白内障”,蛋清变蛋白,连小“巨”都听得懂,这就叫“老句”(内行)。

 

我看过40年代的一篇医学报道,导语清澈见底:“子宫癌不是纵欲的结果,而是生锈的原因,昨天一位十四岁的女孩查出子宫癌”。在此之前,子宫癌多见于新女性与“性”女性,所以有“纵欲”一说,相当于老师易患声带小结,现在发现于“十四岁女孩”身上,引用“生锈”一词。

 

即便医学教材,也喜用俗字俗语家常话:“栗粒、米粒、赤豆、豌豆、蚕豆、鸡蛋、鹅蛋、鸽蛋......般大小”,一看就知道瘤子的现状,比x光片形象更直观。形容硬度的字眼:“脑髓、橡皮、木板、软骨、铁......般硬”。形容形状:“丘状、花坛状、火山口状、角状、钉状、鱼鳞状、皮革装”。高深艰涩的专业知识,因深入浅出而通俗易懂,医生的目的就是让外行看懂。但是到了业务会议上,就是术语连篇,这叫逢人说人话、逢鬼说鬼话。

 

医生工作在民间,不是底层,也是基层,天天与老百姓打交道,上海新近俚语:混在人堆里!年长日久,耳闻目染,不能不俗,因为他说给病人听,说给不懂医学原理的大众听。

 

民国时代有两个大文豪都是医科出身:鲁迅、郭沫若,世界短篇小说三杰之一的契科夫也是医科出身。诗歌要雅,小说须俗。俗,是基础。

 

因入世而通俗,我喜欢看医生写的忆旧文章,笔下涉世不避俗。民国时代名中医——陈存仁,写了系列忆旧文章:《抗战时代生活史》、《银元时代生活史》,看看书名就知道多么的世俗。《银元时代生活史》里都是以生活场景为背景的叙述。我自以为:历史生活在经济地盘上,没有经济背景的历史,就是脱水的鱼,死白鱼一条!学者写的历史,往往只有政治、文化、制度,里面的人物也是高蹈出世、不食人间烟火,经济细节与背景几乎是零,所以得出的结论,给人的感觉:雾像雨又像风,永远一头雾水。论文里的人物,仿佛石头里蹦出来的,是石膏蜡像:可敬不可亲。读了陈存仁的《银元时代生活史》,知道了当时的银元与银两的比例,银元与铜元的比价,从而可以确认当年社会各界的收入差异与购买力,再看同时代的上海史,很多社会现象恍然大悟、迎刃而解,从中读到:比经济史专著更生动活泼的生活场面,就像一幅幅连环风俗画。

叶曙也是台湾病理学一代名医,坐镇台湾大学医学院病理科主任23年,写的《闲话台大四十年》,不厌其烦地写了当时教授们的薪金、津贴、甚至他厌恶的、有碍专业研究的红包,也写了不得免俗的社会背景,因为薪金低廉,所以取不伤廉。再看看今天,历史惊人的相似!简直是轮回。他写出了因果关系,这就是人话。

学校动态
政策研究
大伟随笔
家庭教育